托特塔羅最佳入門指南!

全面了解托特塔羅基礎知識的第一本入門書!

 

托特塔羅入門+原裝進口托特塔羅牌

 

 托特 正封.jpg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上街頭?  

【孫友聯】

  自從答應商周出版為大衛‧格雷伯的《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撰寫導讀,反覆閱讀著作者、同時也是占領華爾街運動發起人之一,細膩記錄運動現場的故事轉折與不同行動者的角色,並理論性、哲學性的討論一場新公民運動民主決策的創新與危機;這樣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大著,國內應有比我更合適導讀的朋友吧。然而,反芻著書中的文裡行間,千頭萬緒,腦海裡時而浮現自己在台灣勞工陣工作近十九年來的點點滴滴,在某個街頭的轉角、某一次運動現場的喧嘩,會心一笑,感覺多麼的熟悉。因此,我想我可以嘗試以一個組織工作者的經驗,以台灣的經驗提供給讀者在現實生活上的連結感,讓讀者更能體會一場所謂「新公民運動」的樣貌。

  無疑的,大衛‧格雷伯這本書此時在台灣出版非常重要。台灣剛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三一八公民占領國會運動」。三月十八日,公民和學生團體於濟南路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辦抗議晚會,對廣大社會訴求反黑箱服務的立場。當反抗的號角響起,學生成功突破層層封鎖,占領立法院議場之後,有更多的學生聚集在立法院周圍道路,宣告了一場為期二十四天、受全球矚目的公民運動(或被稱之為太陽花學運)就此展開。然而,兩場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時間,但卻共享某些經驗的公民運動,無論是群眾的組成、運動的訴求、決策過程,或是新運動技術的運用,都有許多類同之處,將來也勢必成為各方比較和分享的題材。一群人,為什麼要上街頭,無論是運動參與者、路過者、旁觀者,甚至於反對者,這本書都提供了更多元和豐富的想像。

從「占領」到「新公民運動」的蔓延與擴散(中標)

  本書的背景是近年來影響全球的一場重要社會運動:占領華爾街。這場強調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領導,參與者自主自發,以及非暴力為原則的大型群眾運動,就發生在被視為民主標竿的美國。一群人,以「百分之九十九」(ninety-nine percent)為身分認同,對抗政治決定權被壟斷下的社會不公。因此,公民自發性的發起占領象徵銅臭貪婪的「華爾街」,控訴著百分之一的財團鉅富壟斷的政治決定,貧富差距擴大、就業不穩定,國家舉債度日(關於這一點,在作者的另一本大作《債的歷史》中有更詳盡的說明),讓百分之九十九底層社會人民受盡苦難。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上街頭?  

【李茂生】

本書是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教授大衛格雷伯的新著,因為他被譽為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精神領袖之一,所以由他來描述這整個運動的始末、基礎理論以及實踐手段等等,應該是非常適當。

本書共分五章,對這個運動有興趣的人,應該會被講述實踐手段的第四章所吸引:非暴力、共識決、圖書館與廚房、與警方的溝通管道等等,在在都指出這個活動之所以成功的機制;也讓我們知道,最近才落幕的太陽花學運其實與這個運動有意義上的傳承,這些都是全球正義運動的一環。

不過本書真正吸引我的,卻是理論性較重的第三章:〈「暴民開始思考與推論」:隱藏的民主史〉。這一章充分表達了多數決民粹與共識決民主之間的差異,並且告訴我們傳統的垂直式民主與水平式民主之間的衝突。但是更重要的,是作者透過理論的描述,表明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的本質,就是「無政府主義」的彰顯:一個在現行民主體制下,到處開花結果,改變人們生活態度的革命。

如果能夠理解作者的論述,那麼應該就可以區分以往在體制中尋求解決方案,利用呼口號與遊行表達訴求或進行抗議的民主運動,到底與這個以占領、大會模式來進行的抗議活動有何不同,而這個「不同」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存在。看完本章後,讀者可能會憶及一九九○年時阿岡本Giorgio Agamben)所出版的一本小書:《即將到來的共同體》La comunità che viene,並且在對照之下得到鼓舞。本書的第三章,究竟給了我們怎麼樣的啟示?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上街頭?  

陳俊宏】

 

   自二〇〇年金融海嘯以來,「占領X」已經成為全球各地社會運動常見的抗爭劇碼,這個X可以是公園、廣場、法院、國會,甚至是情人節[1]占領運動如何成為一股席捲全球的社運風潮,絕對不能不談及二一一年在美國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而本書所談論的不只是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點滴紀實,更是探索占領運動所啟發的種種想像力,以及其後續所帶動的意識革命

 

   本書作者大衛格雷柏,被視為當代最重要的公共人類學家之一,無政府主義的倡議者,二一一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百代風雲人物他的名著《債的歷史》更獲得美國文化人類學會最佳專書獎的殊榮。在遭遇被耶魯大學不續聘,並在美國尋求教職處處碰壁,而剛在英國倫敦大學的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落腳之際,因緣際會的成為「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重要成員。而他與其他同伴集體構思的口號:「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We are the 99 percent[2],深刻打動人心,召喚了廣大的人民走上街頭,表達市井小民無法分享經濟成長果實的憤怒。這場運動無疑向世人揭露:凡是有益於華爾街的東西,絕對不利於整個美國,甚至整個世界,它更真實的凸顯出美國的代議政治已經淪為金融菁英們的附庸。不久之後,各式的占領運動從美國一路蔓延到歐亞,引起全球各地兩千七百多個城市響應。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上街頭?  

【張鐵志】

我們處於一個新的革命年代,本書作者大衛‧格雷伯這麼說。

所謂革命,是觀念的世界性轉變,例如發生在一八四八年的歐洲,或者一九六八年的全球性革命。而二一一年,就是標誌著我們這個時代,一個後冷戰、全球化時代的全球性的觀念革命。再一次,福山在冷戰結束剎那所宣稱的歷史終結,成為一個不好笑的笑話──從二〇〇八年的金融風暴到二一一年在全球各地爆發的反抗運動,他所相信歷史終點的資本主義和自由主義民主,被徹底質疑、挑戰。

在本書中,格雷伯──一個無政府主義運動者,一個知名的人類學者,[1]也是全球正義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關鍵推動者[2]──詳盡敘述占領華爾街開始的過程,解釋了占領華爾街的諸多問題,然後分析了「民主」的歷史和現實出了什麼問題,以及何以無政府主義可以找到民主的出路。

當前全球民主的危機已經是不論左右政治立場都認識到的現實,從二一一年到今年,從西方傳統民主國家到已經民主轉型十年至二十年的民主國家,到後阿拉伯之春的埃及,都出現大規模的群眾抗爭。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上街頭?  

【何明修】

一、

無政府主義(anarchism),或說安那其主義,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最常被誤解的政治主張。對於大部分奉公守法的好國民而言,這個詞意味著無政府狀態(lawlessness),如果沒有了警察、法院與監獄,社會秩序就盪然無存,彷彿捷運上就可以無差別砍人,或是路上隨地大小便。就如同二十世紀初期,共產主義剛傳入中國時被曲解成為「共妻制度」一樣,反正隨便套用刻版印象或是偏見,總是一種掩飾自己無知的最順手的方式。

就如同其他社會主義運動一樣,無政府主義者追求一個自由社會,在其中的每個人可以平等地實現自己的潛能。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也都為,現行的遊戲規則例如私有財產、自由貿易、國家等,都是帶來了巨大的壓迫,因此,需要被更良善的社會制度徹底取代。但是要如何促成這樣的社會革命,以及未來社會的圖像會是什麼,從十九世紀以來,兩種左翼思維卻經常爭論不休。基本上而言,馬克思主義者是採取比較現實的立場,要打破資產階級的專政,就是需要依靠強大的組織力量,在科學的社會主義旗幟下,組成具有紀律的革命黨。無論是採取和平或暴力的方式,國家政權一定是要攻占下的政治高地,一方面可以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壓制反動勢力,另一方面可以推行生產工具社會化,實行社會主義的藍圖。儘管馬克思本人沒有描述何謂真正的共產社會,但是列寧所謂的「蘇維埃權力加電力化」(soviet power plus electricity)卻提供一個夠清楚的輪廓,取代資本主義的社會將是一個巨大的生產組織,它不但擁有最先進的科技,而且也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控。

相對於此,無政府主義者相信群眾自發性、地方分權,他們偏好鬆散的組組織形態,也不相信有什麼顛破不滅的歷史定律。在策略上,無政府主義者反對將手段與目標分離,因為你不可能用不自由的方式來追求自由。他們批評以馬克思主義為名號的革命組織,對於異議完全不寬容,如此將會以新的壓迫來取代舊的壓迫;從事後來看,他們的預言不幸成真。馬克思主義者相信生產力提升的硬道理,然而無政府主義卻認為分散化的自給自足經濟,提供了較可欲的生活形態。簡單地說,馬克思主義認為具有強制力的組織是必要,無論是為了推翻資本主義,亦或是維持社會主義的運作,而無政府主義傾向於認為,只要有階層性的組織,就一定會帶來壓迫。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迷思,讓員工敬業;賦能員工,再創效能高峰!
Engagement + Enablement = Effectiveness Excellence
繼「當責」、「賦權」後,達成高績效企業的最後第三部

商周-賦能-正封面  

從古至今,多少的企業都對他們的員工談論「敬業」一詞,2013年底11月,美國蓋洛普公司公布了他們在20112012年間全球企業與組織的員工敬業度,亞洲最大的就業市場──中國竟只有區區6%

在亞洲這最常談論敬業的地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文章標籤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工合作找回和諧社會

        早在一九八○年代,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就公開說:「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他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更曾身體力行,實施「小政府」、縮減政府 的服務項目,以及公營事業民營化等。即便如此,政府的財政赤字還是不斷膨脹,此由政府被稱為「必要之惡」可以看出端倪,一來縮小政府並未能確切實現,二來 縮小的項目並不足夠或者支出龐大者還保留著,三來官僚的效率依然低落,四來人民對政府應扮演的角色缺乏認知。

「公共財」的迷思

不論是哪種因素,都讓政府還是擁有龐大支出,因為人民雖然認為政府做的不好,甚至已產生不好的「惡」效果,還是迷信「非得政府來做不可」,以為找不到其他機構或個人來做,這也就是時下非常流行的「公共財」(public goods) 理論,也是提供政府站上經濟舞台當主角的「市場失靈」之最典型現象。不過,當前所謂的「公共財」其實已經脫離其本質,考其原意乃具「共享和無法排他」兩種 特性的財貨,或者是「無法收費」或「邊際成本等於零」的財貨,而世界上幾乎沒有這種財貨,有的只是「接近」而已,即便如國防和治安這兩項,還是可以用「驅 逐出境、趕出保護區」的方式來「排他」,所以只能說有「準」公共財罷了。

  撇開這種爭議不談,就針對「公共財」這個詞來說,顧名思義乃「大家共同擁有的」財貨,也就是「公家的」,不是「私人的」,亦即「公共財」與「私有財」相對 立,後者是私人的財貨,前者是公家的財貨,而一般指的「公家」就是政府提供的,因為政府是由人民共同組成的。至此,已經非常明確,「公共財」不是具有「共 享和不可排他」性質的財貨,當今教科書中和大家琅琅上口的「公共財」實在是一個錯誤的名詞,「共用財」或「共享財」還比較好,但還是無法表現「不可排他」 這個特性。

文章標籤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dygym-kingstone-925x255

 

**各式深蹲**
所有深蹲通常是要腳趾朝前來做,或是稍稍朝外,和走路時腳的放法相同。讓你的腳趾更往外而與直直向前呈現30度的夾角,這樣任何深蹲動作都可以調整為更著 重於股內側肌(就是凸出於兩側膝蓋上且緊接著的水滴狀肌肉,約為大腿長的三分之一)。或者,做任何深蹲動作的時候,腳趾向內則會強調股外側肌(也就是讓穿 窄版牛仔褲或泳衣時會很美的肌肉),這塊肌肉形成大腿外側的曲線或是「弧度」。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深蹲。

深蹲Squats

文章標籤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周出版《繁華落盡的黃金年代》790x250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世界陷入動盪,各國政局不安,然而在世界大戰的前一年,也就是西元一九一三年的時候,新型態的人類社會卻早已開花結果。普魯斯特、畢卡索、史特拉文斯基…等人的藝術創作到達巔峰,直到一百年後的今天,這些大師的影響力仍然不減。而今天我所要介紹的,就是紀錄西元一九一三年這個偉大的時代,書名叫作《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
 
《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作者是 歐陸才子作家 弗洛里安‧伊里斯。伊里斯選擇在一九一三年這個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為軸心,紀錄著二十世紀的政治局勢,文學與藝術的顛峰,以及風起雲湧的思想潮流。
 

文章標籤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