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彭明輝

《糧食爭奪戰》這本書以詳盡的數據和深入的報導,呈現當下全球糧食生產體系與供需結構的脆弱,引導日本人去思考倚賴糧食進口的危險性,與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必要性。

二○○八年春天,全球油價和糧價同時創下歷史新高,導致所有主要糧食輸出國禁止或限縮糧食出口,並因而在全球十三個國家引發暴動與示威。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二○○八年全世界將有一億人面臨飢餓,三十七國面臨糧食儲備不足與社會不安的危機。甚至連美國最大的通路商沃爾瑪(Wal-Mart)和好事多(Costco),也在二○○八年四月相繼限制客戶購買白米、食用油與麵粉的數量。

在這一波風暴中,糧食綜合自給率僅百分之三十二的台灣,二○○八年六月份進口物價指數較前一年同月上漲了百分之二十六(二十八年來新高),油料費較前一年同月大漲百分之二十三,以至於二○○八年前八個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下跌百分之三。如果不是金融風暴引發經濟蕭條,從而引導油價和糧價下降,台灣差一點就會陷入缺糧與斷糧的危機。

「有錢也買不到糧」的窘境離台灣只有一步之遙!這樣的危機會不會再臨台灣?它再臨的時候形勢會更惡劣?還是會更緩和?想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必須要先瞭解二○○八年春天的糧食危機是怎麼形成的。

這一波糧食危機有四大主要成因:(1)全球糧食貿易量僅限於全球生產量的百分之十至十二,一旦生產國或消費國有重大事件發生(因災害而歉收),就可能會造成糧食貿易的失衡與糧價的飆漲;(2)糧食需求的增加速度遠超過糧食增產的速度,使得全球糧食庫存逐年降低,而失去了因應糧食歉收與對抗期貨市場炒作的能力,並且將逐年推動糧價上漲;(3)石油產量提升速度趕不上消耗量的急遽攀升,而導致油價上漲,繼而刺激生物燃料的需求,以致大豆與玉米被大量轉為生物燃料用途,益加惡化糧食供需的失調;(4)油價上漲推高肥料成本與價格,以及糧食的生產與運輸成本,而進一步推高糧價。

《糧食爭奪戰》這本書的第一章綜觀近年來全球糧食生產、消費與貿易的實際狀況,讓讀者藉此瞭解全球糧食生產與供應的脆弱結構,以及供給逐漸追不上需求的窘境。並且在這背景下重新審視馬爾薩斯《人口論》與羅馬俱樂部「成長的極限」這兩個糧食議題在當下的意義。

糧食需求的增加速度來自於兩方面: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六十七億增加到二○五○年的九十二億;而新興經濟發展國家肉食的增加,將使全球每人平均熱量消耗從目前的兩千八百大卡邁向二○五○年的三千大卡。這兩個因素具有相乘效果,使得全球糧食需求量從目前的二十億噸增加二○五○年的三十億噸,四十年內漲幅高達百分之五十。

但是,糧食的增產速度卻很難提升,因為:(一)全球都市化的過程中,把大量灌溉用水轉為工業用水與民生用水,同時也把許多肥沃的農地轉為非農業用途,使得農地急遽流失。其中穀物的耕地面積從一九六○年的七億公頃,減少為目前的六點五億公頃;(二)農業生產所得偏低,使得農業生產人口減少,投資無法提振;而化肥的使用造成土壤酸化與表土流失,因此穀物單位面積產量難以提昇;(三)為了減少政府補貼,以及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取南半球國家開放服務貿易市場,歐美等傳統上的糧食輸出國家一方面減少糧食產量,一方面鼓勵生物燃料的發展,使得全球糧食市場的供給量益形不足;(四)以開發南美熱帶雨林的方式來增加可耕地與糧食產量,其後果是導致溫室效應與氣候異常,從而導致歉收。

因此,總體而言,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全球糧食供應不足的現象應該會愈來愈嚴重,而不會緩和。

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舊油井逐漸枯竭而新油井的探勘愈來愈困難,許多舊的產油國的產量已經過了顛峰而逐年往下坡走,全球石油產量的增幅也跟不上全球經濟發展所激發的需求增長速度,因而導致油價持續走高。而期貨的操作則使油價更為不穩定。在這情況下,世界各國紛紛發展生質燃料,以致可供食用的糧食益形不足。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二○○七年全球糧食缺口僅零點五億噸,但是用作生質燃料的糧食卻高達一億噸。

聚焦到身邊的事,亞洲糧食的供應體系比全球糧食體系更顯脆弱。中國和印度的人口與糧食消耗量領先全球,但是糧食的生產與供需結構卻危機重重。一旦這兩個國家的糧食供給有重大的意外或政策調整,他們都有能力使用龐大的外匯存底在國際上爭奪糧食,並且排擠其他國家的糧食進口。

懷著這個隱憂,《糧食爭奪戰》的第二章深入地分析了中、印糧食生產與消費結構的變遷,及政府的政策。作者沒有明確回答「中國和印度是否能夠自給自足」,但是已經足以明確指出:中國和印度對進口糧食需求的擴張速度以及生產結構的脆弱,將會改變全球糧食的生產與貿易結構,甚至隨時可能會危及其他糧食進口國的糧食安全。作者並以大豆為例,指出「為供應以中國為中心的擴大的全球大豆需求,巴西的增產已到達極限。此外,國內需求旺盛的美國,未來也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大豆供給國。」「越來越不穩定的國際大豆市場,對於每年固定進口四百五十萬噸左右大豆的日本,無法保證今後能夠穩定進口。」台灣的大豆攸關著糧食和飼料的供給,卻幾乎完全倚賴進口,其處境的危險並不下於日本。

更令人震驚的是,中國為了鞏固海外糧食供應,已經有計畫地在派遣農民赴巴西、阿根廷和非洲從事農業生產,以龐大的外匯「購買海外農地與農業用水」。全球的糧食戰爭,已經發展成為海外耕地與灌溉水的爭奪戰,而台灣的農業政策卻仍舊停留在「農業產值太低」、「台灣農業沒有競爭力」的舊思維。台灣未來的糧食處境,能不讓人憂心?

《糧食爭奪戰》的第三章分析另外三個威脅全球糧食供給的重要因素:氣候異常、灌溉用水減少,以及傳統糧食輸出國歐美的農業生產。這一章一開始就以「常態化的異常天候」為標題,凸顯地球暖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使得世界各主要穀物產地乾旱、多雨、洪水、颱風、颶風等異常天候頻仍,而造成生產量不穩定與歉收。此外,「溫度每上升一度,稻米收穫量就會減少約百分之十」,使得稻米面臨著愈來愈惡劣的生產環境。供水方面,從一九五○年到二○○○年全球水資源消耗量增加了四倍。但是由於人口增加、地下水枯竭和水質污染,亞洲每人可分配的水資源卻從九千六百立方公里減少為三千三百立方公里。最後是歐美國家農業政策的改變,為了在世界貿易組織內爭取新興經濟體開放服務貿易市場,歐美相繼以環境保護為名,鼓勵休耕,減少農業補貼與出口,這也將不利於全球的糧食供給。

除了量的威脅之外,食品安全的問題也讓人難以安枕。《糧食爭奪戰》第四章依序討論三個最讓消費者寢食難安的歷史教訓:狂牛症、基改作物和禽流感。值得注意的是,對基改作物欠缺瞭解的人,會期待它能造成第二次綠色革命、帶領人類逃離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夢魘。但作者卻認為消費者對於這種說法,應在心中保有疑慮。

生活在台灣,我們應該要加進第四個憂慮:工業污染。曾經嚴重危害台灣農作的工業污染,也會隨著中國、印度泰國與越南等新興工業國的工業發展,而威脅到他們所生產的糧食。實際上,中國稻田被工業污染的程度數倍於台灣,我們既仰賴糧食進口又想要吃得安心,這恐怕是很困難的事。

基改作物確實有機會將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百分之五十,並且以改良作物耐受惡劣環境與氣候的能力,來突破耕地與用水不足的限制。但是,基改作物卻也有幾項隱憂:(1)因為基改作物有致癌的風險,因此消費者無法接受,使得基改番茄和基改馬鈴薯都已從市場消失;(2)基改作物的推廣可能使得全球作物單一化,一旦出現病蟲害時,將更巨幅地威脅全球糧食生產;(3)可能會造成生物環境的污染,威脅野生作物與生態。作者沒有提及的一個隱憂是,開發基改作物的公司可能會在基改作物中植入自殺或不孕因子,從而壟斷種子供應,使得糧食價格因為壟斷而益發容易被炒作、飆漲。因此,基改作物不像是值得期待的解方。

這一章的最後,以巴西的大豆銹病和禽流感的案例提醒讀者:由於交通的發達而造成毫無障礙的「平坦的世界」,因此任何疫情都會在瞬間傳播到全世界,猶如在地球上同步發生。這個事實,進一步增添了全球糧食供給的不穩定性,也加深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疑慮。

通過前面這四章的數據與討論,作者已經為「日本必須積極建立糧食自主權」這個命題紮下鞏固的立論基礎。因此,第五章標題是「快站起來!──為了在爭奪戰中不敗下陣來」。

日本所面臨的農業問題和糧食問題,跟台灣非常相似: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稻米自給率高(或過剩),但是穀物自給率偏低,而糧食綜合自給率更低。二○○三年日本的穀物自給率為百分之二十八,遠低於美國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八,法國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二,德國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二,義大利的百分之六十二,以及英國的百分之七十。台灣則甚至比日本還低。

但是,由於稻米生產成本過高,價格過低,以致農業生產所得嚴重偏低,使得鄉村發生嚴重的人口外流與人口老化。

為了要提高糧食綜合自給率與糧食安全,作者提出了三大戰略:(1)徹底改變「農業以稻為主,稻米以糧食為唯一目的」的傳統生產目標,放眼亞洲的整體市場供需特性(對飼料玉米的需求遠超過食用稻米),考慮將稻米改為飼料的可能性,或者改種其他飼料作物,以便充分利用可耕地,並提高糧食綜合自給率;(2)推動食物殘渣回收再利用;(3)模仿歐洲共同市場,建構東亞共同農業政策,以利農產品的流通與提升糧食安全。

二○○八年春天的糧價與油價危機隨時會再回來,而且應該是會隨著經濟景氣的復甦而回來:景氣刺激石油需求,帶動油價上升,繼而帶動生質燃料的需要以及糧食生產成本的攀升,終而導致糧價再創新高。而且,從長期趨勢看,糧食供給的增長會落後於需求的增長,使供不應求的現象愈來愈嚴重。

面對著全球愈來愈激烈的糧食爭奪戰,台灣能做的事很多:針對亞洲目前糧食需求的特性,重新檢討農業政策,並積極投入研發,以便發展適合現階段亞洲形勢的台灣農業。譬如,低成本低人力的飼料稻米產業,適合台灣氣候與環境的小麥和大豆等,藉此積極提升台灣的糧食綜合自給率和耕地利用率。但是,這些行動都需要政府的積極作為,才有可能成功。

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大幅提昇國人對糧食危機的認識,從而提升監督政府糧食與農業政策的能力和意願。


導讀人 彭明輝

劍橋大學工程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長期參與台灣各項社會改革運動,歷任新竹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任理事、中華民國生命教育學會常任理事等。長期關心台灣的農糧、農業與農村發展,並有一系列相關論述連載於農委會《台灣農業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