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圖書發展蓬勃、成長迅速,2009年中國大陸圖書的年出版量有30多萬種,約70億冊,出版產值為1500億美元。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成為亞洲區最大型的書展,也已晉升為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與美國書展之後的第四大國際書展。

版權市集1.jpg  

2010年為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展位面積以最初的7800平方米擴大到本屆的4.3萬平方米,展台與參展商分別由348個和228個平均值,增加到千餘個,參展商品總量也由5萬總迅速增加到20萬總。書展位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的1號館與8號館。1館為中國出版社攤位、主題館與數字館(數位出版館)8館為國際出版攤位。展館的配置如下: 11樓有A廳與B廳,A廳包含中國出版集團、人教高教、外言社與中信出版集團等。B廳則是以省份來劃分的出版社如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江西省、山東省等。12樓有C廳與D廳,C廳有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化工出版與華夏出版等。D廳有主題館印度館、台港展區、廣東省與廣西省等出版社。13樓有E廳與F廳。E廳以數字出版為主要單位如盛大文學、聯合線上、漢王與明日科技等。F廳則包含中國作家館、展覽館、版權中心與新聞中心等。

版權市集2.jpg 

版權市集3.jpg 

今年得主題館為印度館,共有27家印度出版社參展,包括印度國家圖書信託基金與大型英語出版社,圖書出版的領域包括科技、社會科學、教育圖書、一般圖書、兒童書籍、英語學習圖書及輔助工具等。印度為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全球第三大英語圖書出版國,此書展展出近3500本書籍。

版權市集4.jpg 

中國出版社已意識到數位出版的為出版產業的新型態與其對出版產業的重要性,於書展上舉行了2010北京國際出版論壇,探討數字時代如何合作共贏。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聶鎮宇表示:“目前,結構合理的數字出版產業鏈尚未形成,傳統出版機構發展數字出版的成功案例也不多。在數位出版產業中,技術提供商因為啟動早,往往占據了產業鏈中強勢環節。”但他認為“只有內容提供商在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發揮主體作用,才能確認數字出版產業練基本形成,國際出版發展的新路徑也才可能真正確立。”

版權市集5..jpg 

今年書展主打概念為中國文學“走出去”,於今年新增中國作協為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的主力單位。通過多種形式的作家活動,向海外出版社推廣中國當代文學。目前中國被翻譯成外文介紹到國外的作品以小說為多數。如蘇童的《我的地王生涯》、莫言的《紅高粱》在美國曾大受追捧; 余華的《兄弟》於德國曾有11家出版社參與競標; 中國本土少兒書《陶氣包馬小跳》系列,也授權8本給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 姜戎的《狼圖騰》以100萬美金賣出全球十種語言的版權等,許多作品皆有亮眼的成績。

版權市集6..jpg 

今年的會場稍顯冷清,參觀人數據同事說明明顯比去年減少許多。此次書展也碰到令人傻眼的事件,說來讓大家參考,以後參展有個心裡準備。書展第二天831日下午三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蒞臨,因此1館展開了清場的動作,只要是沒有參展證的人員,皆被請出了場外,在場外欲入內的人員,當然也無法進入。因此引起一陣很長的騷動,被擋住的人忙著與公安溝通,許多人則是打手機忙著溝通挪移已經預定的會議行程。還有就是書展門票的價錢好幾種,我將門票分成三種: 奉公守法型:一張人民幣20元,一天只能用一次,是書展櫃臺親口告訴我的。她還在我面前斥責旁邊賣黃牛的在瞎扯。唉,事後我只能說承辦人員不懂。貪小便宜型:一張10元,一天可以用3次,我在窗口買票時,黃牛一直很大聲的在我旁邊叫喊。但他的一天3次是對的。不知者無罪型:0元,隔天同事說他們去時找不到窗口,繞到後面走進去,結果不用收票。下次要參展的人員,想要買哪一種票,我只能說大家自由心證了。

 此次參展心得為中國大陸出版社正處於蓬勃發展期,不斷的增加國內圖書市場的出版量,各個出版集團都想打造百億的出版產值,取得出版上市櫃的機會。一方面中國大陸積極開拓與海外出版社合作的機會而大量的購買海外的版權書籍,不論是歐美、日本或台灣的作品,皆被大量的引入中國。另一方面則是成立作家協會,將國內優秀作品翻譯成外文,大力的將國內的作品推薦給國外的出版社,讓中國文學“走出去”。台灣與歐美和日本出版社接觸得早,個人認為整體來說與海外市場取得授權這方面的經驗,台灣還是略勝一籌。但是於將國內的作品翻譯成外文往外推廣的部分,顯然大陸出版社是積極的多了。

文:黃小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