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該看的歷史故事書

去梯言(中).jpg 

文:何飛鵬

認識公孫策先生數十年,年輕時我們都是記者,一起跑新聞、寫新聞。後來我創辦商業周刊,而公孫策也變成商周的專欄作家,他的「去梯言」一直是商業周刊最叫座的專欄,也是我個人最喜歡閱讀的專欄。但是每一次看他的專欄,心中難免油然而生對公孫策先生的歉疚之情。

 

歉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精彩的專欄,對台似乎沒有任何改變,最該看這篇專欄的台灣兩黨政治人物,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看,但我確定,他們從沒有因而調整他們的想法與做法。

 

結果是公孫策先生變成一個每週自言自語的「社會賢達」,雖然沒人理,但他還是樂此不疲的做他該做的事、說他該說的話。

 

久而久之,對公孫策的歉疚,轉化成尊敬。對一個堅持是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知識份子,你能不尊敬嗎?我逐漸發覺,雖然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聽不下公孫策的諫言,但是大多數的讀者倒是聽懂的,表面上公孫策先生是和當權者對話,但他真正發揮的功能,是透過一則則中國歷史經典上的小故事,把是非、黑白一點一滴的轉化給社會大眾,讓讀者一方面關心時政的變化,一方面能明辨是非,不致受政治人物之愚弄。

 

想清楚這個道理之後,我建議公孫策先生,把「去梯言」的專欄集結成書,因為新聞評論會過時,但故事是永恆的、道理是不變的、發人深省的寓言是會長知識的,集結的去梯言,將會是一本人人都可看、人人都該看的中國歷史故事書。

惜字如金、自律嚴謹的公孫策,卻不只集結出書,他更將所有的篇章徹底重整,不但留下了所有的精彩故事,更給全書一個思想架構,就像他在自序中所言:歷史之眼,去梯之言,他用歷史長河的興衰演變之眼,對台灣當代社會提出剖心置腹之言。閱讀這本書稿,內容已煥然一新,思慮嚴謹、脈絡清晰,讀完這本書,再看看台灣社會,一切都透徹明白起來。

 

我不指望台灣政治人物,能因此書而有所改變,肉食者鄙,古今皆然。我指望的是只要有一個讀者能因此書而放棄藍綠立場、放棄統獨思維,回歸是非對錯,而破除政治人物的操弄,台灣就有希望、台灣就會進步。而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會有更多,我不信真理喚不回,終究人民的覺醒,會逼使政治人物改變,讓台灣向上提升。

 

(本文作者為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自慢》系列暢銷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