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破窗效應(中).jpg

文:鄭瑞隆教授

美國社會科學家Wilson & Kelling於1982年發表「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的概念文章,從其實證觀察中提出警語,如果都市環境要維持低度犯罪、減少犯罪惡化、減少社會失序、減少民眾犯罪被害恐懼感,管理者及治安維護當局應該要注意破窗現象的修復,及各種社會失序及破壞行為的立即干預及控制。因為,疏忽各種社會破壞或野蠻的現象,將引後續更嚴重的犯罪問題,而破窗只是一種比喻或一葉知秋的徵兆。

破窗理論對於公共行政決策者、政府及私人部門管理者,甚至對於家戶與社區安全維護人員都具有相當深遠的啟發作用。本書原作者Kelling & Coles引用破窗理論為基礎,佐以各種研究數據、各城市實驗的經驗發現、各家研究學者的實證議論,對當前許多都市或社區雜亂、失調、不注重整齊秩序維護,可能引發更大藏污納垢、甚至重大犯罪題(如毒品、竊盜、搶奪、縱火、性侵害、不良份子聚集肇事)等,提出針砭之道,頗為值得參考。譯者陳智文對於專業內容之掌握度甚佳,文字駕馭相當精準,也深值肯定。個人特地為文予以推薦,本書內容值得關心社會、具有人道關懷的讀者一起共讀及討論。

 

推薦者:

鄭瑞隆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主任兼所長

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理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