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這是我的個性,沒有辦法!

168229129_x  

一九○六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桑地亞哥‧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說過每一個人,只要他真心期待,都可以成為自己大腦的雕塑師。

 

◎大腦只能感知部分現實,可是我們行動時卻以為是現實的全部。

當人們想探索某些不同於我們既有思考模式的概念時,最困難的就是,保持開放的態度。所有人都知道,大腦所能感知的範圍,僅占現實所展現的一小部分。然而,我們想要行動的那一刻,經常表現出的卻是眼前所見,即是唯一存在的真實。舉例而言,所謂好眼力,經常並非是指說你可以立即分辨出各種顏色與形狀,而是指當事人發現了人們感受到什麼卻沒有說出來的什麼。

假使我們能夠捕捉到完完全全的真實,將揭露許多珍貴的奧秘,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久,而且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可是很奇怪,人們對這種人生機會視若無睹,機會顯現眼前,卻毫無察覺,這樣詭異的狀況到底從何而來?

唯有進一步去了解有關心理與大腦間的互動關係,我們才能找到,為何大腦的運作效率不如預期(也就是可以讓自己更好的機會在眼前,卻毫無察覺)。經常可以聽到,人類僅動用到百分之十的大腦能力,然而,這樣的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不管有無科學根據,我們從直覺上就了解,每個人自身內部潛藏著有待發掘的才能、力量與資源。

大腦是一個如此複雜的器官,儘管它的重量僅占人體體重的百分之二,但卻消耗人體百分之二十五的血流量。我們從事分析、學習或創造性思考這些過程時,會消耗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的來源是血液送來的葡萄糖與氧氣。大腦負擔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我們存活下來。

◎面對難題時,不是你多聰明,而是面對它時你的態度

距今超過兩百萬年前,巧人(Homo habilis)存活了下來,而他的近親傍人(Paranthropos)則斷絕了子嗣。論其原因,只是因為巧人發展出較大、而且較有效率的大腦。

 

能否存活下來的關鍵,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決定的能力、面對挑戰的能力,與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等密切相關。人類所擁有的觀察與分析的才能,結合上智性、記憶、想像力與創造力,一同組構出,我們有效率地面對生活挑戰的基本特質。話雖如此,如果我們在與挑戰面對面之時,全然被焦慮與不安所擊倒,那麼,所有這些才能與機能將毫無用武之地。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被情緒淹沒的人,在理性思考上也會走入死胡同。

我們所感受到的情緒,在我們嘗試去解決問題上,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但它並非無中生有,它反而擁有很清楚與特定的根源。諸如恐懼或絕望的情緒,籠罩在心頭上時,我們會體驗到一種「大腦遭綁架」的經驗,不管我們多麼聰明絕頂,我們將頓時腦袋一空、思考當機。造成我們無路可出的處境,原因主要並非來自於問題的困難度,而是我們在面對難關的那一刻,所感受到的無法與之迎面相對的情緒。

正因如此,能以具創造力的方式來解決困局的真正能力,是繫之於,在迎對難關之際,能否保持足夠的心理平衡,好讓我們能以盡可能的最佳狀態去做出反應,並找出有效的解決之道。

 

9月心靈勵志新書《躍下斷崖,與自己相逢》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