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去和好 小編小語~

每個人生命中都曾經歷過些許傷痛,從一個拒絕的眼神,到一個需求的落空,都可能在我們心中形成傷口,這種未解決的傷痛,最容易偽裝成我們對某些情況的敏感,我們對某種特定人士的情緒反應,或是與親密伴侶之間的互動衝突與拉扯。

例如如果母親一直都很慈愛,可能就會造成兒子對老婆說:「我與嚴母相處的經驗,讓你看起來比實際還要強勢,而我對慈母的期待,讓我希望你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

這種拉扯總是讓人煩不勝煩,也讓人感覺心力交瘁,人們最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就是:「做人好難,伴侶好累!」

現在大衛.里秋博士的這本作品《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以非常有系統、具有深厚理論、不失親和性的情境說明,讓我們瞭解在生活現象場中,反覆出現的人際糾結情境,與讓人常感到挫折與強烈不舒服的痛苦處境,或許正來自早期生命的心靈創傷。


《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When the Past Is Present:Healing the Emotional Wounds that Sabotage our Relationships

我知道我不是看見事物的本身。我看見的事物是我自己。

人類天生就有一種傾向,會重演往事,或是把現實生活中的人投射在過去的人身上,如果這段過去牽扯到昔日的情感創傷、痛苦和失落,情況就更為明顯。這種現象,佛洛伊德稱之為「移情」。移情作用無所不在,因為我們在成長歷程中,都會經歷許多失落與創傷,這些創傷被我們藏在心靈深處,就像一顆未爆彈,隨時會干擾我們目前的生活、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在本書中,心理治療師大衛.里秋博士深入探討「移情」的來龍去脈,教導我們如何意識到自己陷入過去,以及該怎麼做,才能從這個毀滅性的模式中將自己釋放出來。他提醒我們,我們會不自覺地將童年或前段關係中的感受、需求、期望和信念,轉移到日常生活中的人們身上──包括我們的親密伴侶、家人、朋友、同事,甚或是點頭之交。

里秋博士以三十多年擔任心理治療師的經驗,幫助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了解童年創傷會如何重現在成年的關係中,將它轉化為療癒的助力。
◆找出並治療我們從過去帶到現在的情感傷痛,不讓它繼續破壞現今的人際關係。
◆對他人產生強烈的好感或反感時,就要注意,我們可能有未竟之事等待處理。
◆善用「正念」,活在當下的現實中,且培養出真正的親密關係。

本書帶領我們與自己的內在心靈對話,從過去創傷所帶來的影響中,回溯自己生命中重要的未竟之事,並逐步釐清自己與他人的真實面貌,以5A為基礎:關注(Attention)自己的真實狀況、接納(Acceptance)彼此的一切、欣賞(Appreciation)並珍惜對方的價值、適時展現愛與情感(Affection)、以容許(Allowing)代替控制,建立健全而堅實的人際關係,尋回真正的愛與信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