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心靈的淨化整理術:

一天整理一樣物品、改變一種態度,找回無比空闊的自我

空間與心靈的淨化整理術(小).jpg  

我們肯定願意擺脫我們業已安排的生活,

以便擁有在眼前等待著我們的生活。

──喬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

 

 

我感到窒息。放眼所見,到處都堆著東西……而所有這些東西感覺就要緩緩地把我給掐死了。

然後我就得了尋常小感冒,喉嚨有點痛,我把原因歸咎到聖誕假期的壓力使然;我接下來開始發燒,一直咳個不停,導致很難入睡,而且生平首次鼻竇發炎,實在很痛苦,我覺得自己都要瘋了。我吃的藥,如果是幫助緩解頭痛的,就會搞得我的胃無比難受。彷彿我只要去補某個破洞,就會從另一個地方漏出水來;我感覺自己就像一艘行將擱淺的小舟。

急著想快快好起來,我用上了任何想得到的作法:抗生素、順勢療法、藥草茶與藥酒,以及維他命藥丸。我大聲吼叫,我運動四肢,我讓自己出汗。但沒有一樣有效。我無法忍受感覺自己如此病懨懨。我受不了只是這樣躺在床上、無計可施,只能怨天尤人。我也受不了不知道自己到底著了什麼道。

在那個時期,我面對任何生活挑戰的作法,總是遵循一個邏輯程序:只要某件事不對勁,我就去搞定它。你想辦法解決它;你強迫或企圖使它改變,如果不得不這麼做的話。反正你會為它做個什麼事情就對了。對於我的身體擁有無限的智慧,清楚知道該做什麼來治療它自己並由此重新獲得平衡,我當時對此可說毫無概念。身體如同家屋一般,當它周旋在我們所做的選擇與自然法則之間時,它始終處在不斷追求平衡以及創造、調整的狀態。要是我選擇去聆聽它的話,我要做的事就是退到一邊去,讓它去完成!

我最後全身長滿了疹子,這看起來似乎是為時一個月悲慘鬧劇的圓滿結局。這最後一根稻草真的讓我很悽慘,以至於覺得一切都很好笑。而因為我終於可以自嘲,我也開始放手隨它去,而且(出於意料之外)……我逐漸痊癒起來。

事後想來,我可以明白,我的身體只是反映了累積起來的巨大壓力,而好幾年來,我一直不願花力氣去承認。壓力是一系列事件累加的衝擊,包括有:二十年的教書生涯、四年的侵入性人工受孕治療,以及從一個住了九年的社區,搬到一個通勤時間更長的新城市裡的新家,所帶來的大變動。毫無疑問,我不斷堆積下來的雜物,也是這一場我作弄出來的「完美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當時四十二歲,身兼母親、妻子、老師等角色,而且完全精疲力盡!我不再知道自己是誰,或我熱愛的事物為何。我失去了方向,無法感受到內心的渴望。我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們有時會陷在自己的思緒中無法自拔,以至於需要一場大整頓來喚醒我們的注意力。那年冬天我所遭遇的病痛危機,讓我理解到,我嚴重地與自己的真實自我脫節。我知道,如果我比如說不馬上處理這些早期警訊的話,事情只會更加惡化下去。

所以我做了難以置信的決定,我遞出了辭職信。我離開了波士頓一家聲譽卓越的學校的教職工作。我當時正處於職業生涯的顛峰,但我就這樣二話不說跟我二十年的資歷說再見,一併揮別了做到資深的職位、每月支領的薪水、完整的福利,還有對我已經像家人一般的同事朋友……一頭栽進令人恐懼的一無所知的虛空之中。

我當時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啊?

什麼都沒想。這是為何我可以做得到的原因。

對於一個緊緊連結於固定工作、專業身分與財務安全的人來說,突然間就把插頭拔掉,可說完全不是件小事。在辭職後的頭幾個月,我所能做的就是為自己故意瓦解掉的、那些屬於過去的我的部分感到難過,渾然不覺我小小的喉嚨痛就像一顆小石頭,自此展開了一場持續至今日的清理與轉型的雪崩。

在我拋開了大部分屬於我個人與專業上的身分之後,我才能觸碰到可以使我的心歡唱(與退縮)的事物:亦即,我的熱情、渴望與恐懼──我的混亂所在!對於像我這種超級潔癖控制狂的人來說,這個發現有如一把大搥子重重敲在我原先的自我概念與世界觀上。

就像我丈夫曾經說過的:「改變總是慢慢醞釀,然後突然間一發不可收拾。」在我離職後的幾個月期間,我只是循著我所知道的「一些作法」隨意過日子──有時候我會突擊一個抽屜,隨便清理一下;有時候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而有時候也做一些完全沒意義的雜事。我並沒有什麼特定模式,或者統一的原則或計畫。我就是讓我這艘「小舟」──如今已經修好而且健康狀態也好多了──順水漂流,一邊尋找下一波強勁的水流。

雖然一開始的進展並不大,但我擺脫有形雜物的過程卻似乎愈來愈有組織,而且速度也愈來愈快:想在抽屜裡找一支筆,但它完全擠在所有想像得到的文具當中(比如一盒未拆封的客製化鉛筆,那是我在就讀中學時獲得的獎品);可是這麼一找,卻讓我清理起那個抽屜,以及位在它下方的另一個抽屜;而這麼一做,又讓我接著去整理書架,然後也整理起堆成一落的雜誌──裡頭有令人垂涎的食譜,但我卻從未翻閱參考來做過一道菜。

為了找出一個塑膠製的食物保鮮盒,使我順手回收掉過多的幾十個沒有蓋子的優格杯子,把冰箱中的調味品統一擺在一起,並且扔掉冷凍室中覆滿了幾寸霜、不可辨識的食品。我接著清掉了記事板上黏答答的紙條、邊緣捲了起來的廣告單、過期的折價券、發舊的藝術畫作與橡皮冰箱磁鐵(宣傳除蟲服務)。而這一切動作,促使我展開了早就應該進行的整修計畫:打掉廚房中的隔板牆、粉刷上一層顏色清新亮麗的油漆,由此來重新迎接嶄新的生活。

從容易入手的事情做起,然後進入比較困難的整理工作,比如:說不定哪天我就能夠再度穿得下的衣服(這從未發生過)、我女兒小時候可愛的嬰兒服、我所收集的紙火柴、我就讀研究所時的所有期末報告與課堂筆記,以及二十年來的教學講義與教具。

在我意識到之前,我的清理努力已經進展到不只是一連串隨機做做、讓我心情舒服的家事活兒而已。它成為一趟旅程,而且,這趟旅程遠非與所整理的「物品」有關,反而是在清理對於物品的執念。

從我的住家與生活中清除過多的物品,已經成為體驗清理經驗的啟蒙練習。認真地去感受,經過一個鐘頭到處搬動雜物後,自己的臉色可以如何充血發紅、身體的黏答答可以到達怎樣的程度,或甚至感到有多噁心等情況。去感覺自己的腳有多痠痛,或者大清掃如何造成自己更加口渴與沒勁的情況。去體驗要丟掉某些東西時,自己所感覺的難過、痛苦與困窘。在把東西放進回收桶,然後把桶子推到外面路邊等待週五早上的垃圾車後,去感覺清爽的住家所帶來的美好感受。全面而完整地感受自己的情緒,不要執迷於其中的波折,也不要認同它。

總之,我發覺,我並不需要去朝聖,或者到山頂上做冥想,才可以發現自己。我的家已經成為我的神殿,我的雜物就是我的導師,而我的自我發現之旅就從清理一只抽屜展開。假使人生的目的是忘卻所習得的知識與重新憶起所遺忘的事物,一如蘇菲智者所言,那麼,我已經不經意地遇上我的人生功課。我開始記起我長久遺忘的一件事:我喜歡營造感覺舒服、滋養人心的美麗家居空間。正如當我年紀還小時,我經常不斷地幫我自己、我的洋娃娃、住在隔壁的朋友打造聖殿小屋;我可以把紙板箱子變成宮殿。

(空一行)

我的人生在過去二十年中所發生的精彩事件,整個放在一起審視的話,可以簡單地看成是,一個由自我所組織的、非線性的研究所課程目錄。由於我相當好奇於我們的生活空間是如何反映我們、影響我們與支持我們等大問題,我於是發現了一個屬於風水學(當時還鮮為人知的知識)中,稱為「空間清理」的較為直觀的領域,並持續進行研究。我就教於這個領域中世界首屈一指的幾位專家,因此獲得了兩張進階等級的證書,並建立了教學與諮商中心,以及開啟了我寫作的熱情(我壓根兒從未期待過)。

我同樣相當著迷於種種的女性原則──臣服、感受力、自我疼惜、神祕傾向──而這些重點,都是我後來建立有關清理說法的基礎,所以,我投注了大量時間去探究女性的靈性、瑜珈、冥想與能量治療,並重新展開對於遠距治療(distance healing)的形上學研究──我在青少女時就開始對此有興趣,那時我還住在墨西哥城(Mexico City),而那是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

隨著我所進行的所有研究、我的生活經驗與我所獲得的機會,我不得不說,這些年來埋頭清理的過程中,最有價值的精粹如下:無可取代的智慧,正是來自於──活在當下;若有陰影出現,張開雙臂迎接它;而且,時時刻刻帶著天真的好奇心面對世界。

對於人心的演進,並無任何速成課程。你不可能在商店買到身心清明與智慧,或是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來,或是接受訓練就能得到。生活並非總是適合去整頓與包裝,而我們的經驗也非每過一天就會增長一點。完全沒有精心寫就的摘要重點可以捕捉到這一趟旅程的精華,尤其當它涉及清理我們的混亂之時。這也是我為何花了好幾年才寫成本書的原因。

如果必須以三個詞來總結我所經歷的清理之路的根本精神,那就會是:提升、釋放、顯露。

我把這三個詞稱為我的「三要素」:清理能夠「提升」意識的覺醒;清理可以「釋放」執念;清理可以「顯露」始終存在於我們內裡的寬廣的空間。這三要素彼此相契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只要我們愈加意識到我們所緊抓不放的頑念,我們就擁有更多放開它的可能性。而我們愈能鬆手放開,我們就愈能感覺自己的空闊性。而當我們感覺更為空闊,就更容易去清理下一堆雜物或下一個難題。聽起來不錯吧?

如果事情是這麼簡單的話,那也就沒有本書存在的餘地了。你可以現在立刻合起書,去「下手」進行清理的工程。事實上,混亂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清理之路既亂七八糟又迂迴曲折,充滿不可預期的驚奇。整理雜亂物品,並非只像是上上課或減肥節食等一般的行動。它是一段幾乎不可能測度、量化或甚至描述的旅程。

不過,畢竟我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師,我熱愛有益的挑戰。我喜歡從事物中提煉深層的真理,並且以人們能夠理解與每日應用的角度,傳遞給人們一同分享。從我近乎四十年的經驗中,我相信我已經破解了這個難纏主題的密碼。我準備分享一切我所習得的心得,並提供一個可資運用的清理模型,在訊息面上直穿人心,並且力求簡潔高雅;這個模型已經經過實際測試,並且以我的一生作為主要的經驗來源。

所以,本書也是從我的家到你的家的媒介;這本書由一名老師寫成,但她在這一條清理之路上永遠都是孜孜學習的學生。本書是從與每個人相關、可以天天應用與享受的角度所寫成,並結合了古老的空間淨化智慧,與現代的混亂整理實務,希望達到兼容並蓄之效。

但願每一回你讀起本書,都能深深受到啟迪。希望本書協助你減輕與放開你所緊抓不放的花花世界的某個面向。但願本書能指引你、啟發你與支持你去發現你的真實自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