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

 解剖  

推理小說向來是深受讀者喜愛的一種類型小說,在此一體系底下,神探推理、法醫推理、科學推理、驚悚推理……等等的次類型,又在不同作家的巧手創意下,逐步建構成一批批精彩豐富的作品。這其中,不能不提的是瑟巴斯提昂.費策克這位德國作家,透過商周出版社有系統的將他的作品引進台灣後,不少讀者終於因此而能進一步接觸到他的「精神/心理系」的驚悚推理小說。

截至目前為止,費策克在台灣問世的作品共有《治療》、《遊戲》、《摧魂者》、《記憶碎片》、《夢遊者》等五部,部部精彩,而且故事情節絕不重覆,驚悚指數一部高過一部,上癮程度更是一部強於一部。看了他的作品後,你會懷疑,這個作家的腦袋怎麼編得出這麼多種不同的故事情節?

除了故事的多樣性外,透過費策克流暢的文筆,翻開扉頁後,向你迎面撲來的是緊湊到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故事節奏。讀他的書,會完全無法停下來,就像是站在滑水道的高台上,一躍而下之後,一定得衝過終點,才能驚魂甫定地喘息。

但費策克的書,不是只有單純的提供感官刺激,那太膚淺,而且太容易膩。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費策克都努力地傳達著他的某些意念。他或許沒有提出解答,但他點出問題,讓所有的讀者陪他一同深思。

以這本新書《解剖》為例,打開書本的第一頁,費策克就摘錄了兩則新聞。其一,是一名變態父親。他從女兒七歲時,就開始強暴她,前後近三百次,但法院僅判處這名父親兩年徒刑,而且還宣告緩刑;另一則新聞則是報導一名股票詐騙案的主嫌,被法院判刑五年半。

本書最後一頁,作者又摘錄兩則新聞:一名男子強姦一個四歲的兒童,被判刑二十二個月,但因為達成認罪協商,最後不用服刑;一名企業家因短報數百萬歐元的收入,被法院認定構成逃稅和欺騙國家機構,判刑七年。

易言之,作者在本書最開始及最終頁,分別透過兩則新聞摘要,不斷強烈控訴德國的法律輕重失衡。他的控訴,透過他筆下的主角說出這番話:「別擔心,我沒有逃漏稅,只是殺了一個人,那沒什麼大不了的吧?」

這就是本書要傳達的主題,也是費策克想要讀者們共同思索的問題。

當法律制度已經失衡到嚴重違背人民的法律情感時,被害人該怎麼辦?如果法院的判決不能維持正義與公平,受害者的家屬可不可以採取自力救濟的方式,尋回他們可以接受的正義?

在這樣的主題下,本書的故事逐漸展開。

本書主角赫茲斐是一名法醫,他在解剖一具女屍時,發覺死者生前遭受過性侵害,死因經鑑定後判定是上吊自殺。他把鑑定報告呈給法院後,法院認為,死者不是被人謀殺,而是自殺,所以,強暴犯最後只被判刑三年半。當然,死者家屬對這樣的結論不能接受。因為,被害人雖是自殺,但其實是被強暴犯逼到不得不以死解脫。

被害人家屬甚至一度哀求赫茲斐在鑑定報告上造假,希望他能把死者的死因都推到強暴犯頭上,但赫茲斐因為堅守法律規定而婉拒。但這樣的回應,卻讓死者家屬受到二度傷害,且誓言要讓赫茲斐也嘗到相同的切膚之痛。

於是,赫茲斐突然發現他的女兒也被綁架了。他很快就查覺到,綁架他女兒的人,就是當年的死者家屬。他知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的日子來了,他能有什麼選擇?他想救出自己的女兒,但他該怎麼做?

和費策克之前的幾部小說一樣,這部作品最後的結局還是讓人嚇了一跳,至於,這樣的結局算不算大快人心?就留待讀者自己咀嚼了。

看過費策克其他作品的讀者,在這本書中應該會發現一個很不同的特點。本書書名既然叫做《解剖》,書中提到的解剖過程,自然要特別的鉅細靡遺了。當然,費策克本身並沒有法醫學的背景知識。為了填補這塊專業知識領域上的空白,費策克在寫作這本書時,也特別邀請了德國知名的法醫索寇斯與他聯手,才讓這本書在專業領域上的描述更加的深入且立體。喜歡看法醫推理小說的讀者們,在這本書中一樣能得到閱讀時的快感。

好的作品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鼓吹。只要拾起它、打開它,讓自己的眼光從第一行開始讀下去,相信你會跟我一樣,不到最後一頁,捨不得把書本放下。

arrow
arrow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