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改變對話書衣(中).jpg 

文:知名作家 吳祥輝 

改變,有人當成樂事,有人視為畏途,更多的人只是因為不得不。其實,改變是人生唯一的元素。喜歡改變的人,無形中掌握生命的真正本質。這本書幾乎都在談「改變」。不信神的人恐怕要先「與改變對話」,才能「與神對話」。這本書對信神或不信神,可能信或打死也不信的人,都一體適用。這正是一種「改變」。

不喜歡改變的人最擅長抱怨。看電視新聞很生氣?看報紙更生氣?台北房價貴?一輩子買不起房子?嚇得連上班都沒勁,邊領薪水邊抱怨。連領薪水的美事都還要抱怨,真的是非「與改變對話」不行。

改變很簡單。一通電話,有線電視公司就來剪線,每個月省六百元。報紙停訂,兩相加總,一年省約一萬元,落得清靜。如果怕故態復萌,每年捐一萬元給家扶中心。預算已經他用,後患永絕。雪隧那頭的頭城鎮,每坪六萬元還可以找很多。除了週末和假日,平常天單程只要三十到四十分鐘。有客運可以坐。六千元新台幣可以租到四房兩廳。算數很容易,難在生活方式的改變。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六點起床。下班不應酬,上班不遲到。住在山的那一邊,人生不美妙?

當然不美妙。不喜歡改變的人的第二專長是找理由。

住那麼遠上班不方便?神經病。晚半個小時回到家,真有差那麼遠?

小孩子要上明星學區怎麼辦?神經病。明星學校的老師就比較會教?

沒看報紙電視聊八卦時插不上嘴?神經病。不會光聽不說?

改變就是這樣氣人。

什麼叫改變?為什麼要改變?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從不快樂變成快樂」。

為甚麼不快樂?「不快樂的人是因為關心自己太多。」這是畢嘉士醫生說的。他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最快樂的。八十五高齡,行動挺拔如四、五十歲,他的快樂不言可喻。他為台灣人奉獻一生,看著他和過去病人的互動,就是一種無比的享受和感動。 


 
一位現任國立大學中文系系主任的當年病患說:「我在畢醫師身上遇見上帝。」一語道盡病友們對畢醫師的感激和崇敬。畢醫師卻跟病友不斷道謝。他沒把話說俗了。他只說感謝。是的,他感謝這些當年被認為無藥可救或被放棄或遺棄的小兒麻痺患者。這些人成就他行善的一生。沒這些不幸的人讓他撿拾,他沒有這麼棒的人生。

許多人愈想改變卻愈不快樂。正是犯了本質性的錯誤。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明明只是牙痛,把牙痛治好就該快樂了,卻希望醫生能順便替他整形塑身美容。

快樂,從關心別人開始。因為,快樂絕對是別人給我們的。

如果,您同意「快樂絕對是別人所賜」、「關心別人是改變的開始」,那麼讓我們開始來「與改變對話」。

《與改變對話》書中最令我回味的故事發生在美國:

隆納被控在一九八四年強暴珍妮佛。因為她指證歷歷,他坐牢十一年之久。後來,DNA成為犯罪偵查的顯學,新的DNA證據證明強暴犯另有其人。一九九五年,隆納獲得平反,黃金歲月卻早已在監獄裡消失無蹤,一去不回頭。

隆納獲釋後第一次見到珍妮佛時,她淚流滿面地說:「我即使以此生的每個小時、每一分一秒對您說我很抱歉,都不足以訴說我的感受。我很抱歉。」

「我原諒您。」隆納伸出手,輕聲地說:「我不要妳老是回頭看,我只要我們都能快樂向前走。」

害怕改變的人恐怕很難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至少也會認為一般人很難做到。然而,喜歡改變的人可能並不會懷疑這種平凡人性中的真實。情節的張力其實僅僅是兩個改變的人面對事實的喜相逢。平凡無奇,絕頂深刻,扣人心弦,動人肺腑。

《與改變對話》不高唱「神跡」或「恩典」。她闡揚「神性其實就在人性之中」。

書中有個趣味的小情節:講師要用實例讓一位學員了解,「唯一的恐懼是恐懼本身。」他們雙方言明並確認要試試這個方法。

「妳不會生我的氣?無論發生甚麼事,只要我不傷害妳。」講師做最後的確認。

「不,我不會對你發脾氣。不會比現在更生氣。(哄堂大笑)」

接著,講師對著她大吼,愈走愈近。她嚇哭了。書中仔細描述接下來的對話。簡要地說,學員認為講師嚇到她了。講師則認為「是妳自己嚇自己」。這例子真精彩,因為這類自己嚇自己的例子,我在台灣看了半輩子。上述的看電視生氣、看報紙火大、領薪水不快樂,就都屬於「諸如此類」。

改變聽起來天翻地覆。事實上改變和學習不只是同義字,改變更是學習的完成式。

為了追求經濟和心靈上的最佳平衡。如果可以選擇「與狗對話」「與貓對話」,為甚麼不能選擇「與神對話」、「與改變對話」?您會有甚麼風險?甚麼損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