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 腸內淨化健康法》
日本腸道權威.東京松生診所院長 松生恒夫
傳授當今忙碌卻渴望健康的現代人,
最簡便、安全,且效果持久的生活潔腸技巧。
健康的腸內環境
好菌二十%、壞菌十%、中性菌七十%的平衡狀態
▓ 腸內細菌能保護腸內環境
接下來,我們就從腸內環境來檢視「健康的腸道」。
人體的腸道約七至九公尺長,相當於一個網球場的大小。腸壁內側存活了約一百種、共一百兆個細菌。
腸內細菌主要有下列三種:
˙ 好菌:如乳酸菌、比菲德氏菌等。
˙ 壞菌:如威爾希氏桿菌等。
˙ 中性菌:不屬於好菌、也不屬於壞菌的細菌。
這些腸內細菌會保護腸內環境。
一般認為,這三種細菌的最佳平衡狀態是,好菌占二十%、壞菌占十%、中性菌占七十%;其中,中性菌會依情況援助好菌或偏向壞菌。
▓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根據研究顯示,腸內細菌不但能保護腸內環境,還能提升腸道免疫系統的運作。
一旦我們身體具備免疫功能,當致病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身體就會自動產生抗體以自我防衛。所謂「免疫」就是保護生物的機制,使生物免於破壞物質的侵入。
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腸道(小腸至肛門的管狀器官)。全身約有六十%以上的淋巴球集中於腸道、六十%的抗體製造於腸道。如果腸內環境惡化,免疫力就會降低;一旦免疫力降低,自然就容易生病。
腸道免疫系統的兩大特色如下:
① 排除危險的病原細菌或病毒。
② 保留食品或腸內細菌的安全物。
只要維持上述功能運作健全的話,就能維持健康的腸內免疫系統。
腸內細菌能讓腸道免疫系統的功能維持運作,並保持在良好狀態。
改善現代人腸內環境的「食養腸」
善用各種促進腸道蠕動的食材,每日享用健康美食
▓ 藉由「吃」來促進腸道蠕動
「食養生」是一個與生命、全身整體相關的概念。在此我將重心放在腸道上,提出如何藉由「吃」來促進腸道蠕動的「食養腸」概念。
簡單來說,所謂「食養腸」就是以食養腸、善用各種能促進腸道蠕動的食材,讓每日都能享用健康美食的方法。
「食養腸」所需的食材如下:
① 水(礦泉水)
② 食物纖維(不溶性食物纖維、水溶性食物纖維)
③ 橄欖油(油酸)
④ 鎂
⑤ 乳酸菌(植物性乳酸菌)
⑥ 寡糖
⑦ 薄荷
⑧ 維他命C
藉由攝取上述成分,進而促進腸道功能有效運作,這就是「食養腸」的概念。
好比說,「礦泉水」中的礦物質能恢復腸道細胞,並具有軟便作用。一天建議量約為一‧七公升,其中的一公升必須透過三餐均衡攝取。
至於礦泉水之外的其餘食材,將於「PART3 食養腸的食材與食譜」中加以說明。
透過「食養腸」,提高身體免疫力
藉由挑選食材,有效促進腸道蠕動
▓ 食養腸的食材不足是便祕導火線
下列將以實例說明「食養腸」的概念。
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及工作壓力大,許多人都有便祕的煩惱。根據一九九八年的日本國民生活基礎調查顯示,許多年齡介在二十至四十多歲的女性都有便祕的煩惱。而前來我診所就醫的便祕患者中,絕大多數也是介在二十至四十多歲的女性。
在這些女性病患當中,有非常多人會因為減肥而選擇不吃早餐或碳水化合物。更甚者,因為體型肥胖而不太喝水的人也不少。
如前所述,這些便祕患者十分缺乏食養腸食材裡的食物纖維與水。
換句話說,攝取不足的食養腸食材就是便祕的導火線,也是致使便祕惡化的罪魁禍首。
如果是偶爾服用瀉藥的輕度便祕患者,只要積極攝取食養腸食材,大抵就能獲得改善,但如果是長期服用瀉藥的便祕患者,或沒有便意的人,就很難只靠食材來改善便祕。
因此,我們可以藉由挑選食材來達到促進腸道蠕動的目的。
只要能善用「食養腸」的概念,毋須就醫、服藥,就能輕鬆照護腸道健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