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01)
- Jan 31 Wed 2018 11:34
【抽獎名單公告】《心智圖法的生活應用》回函抽獎活動中獎名單(9位)
- Jun 07 Wed 2017 16:00
更正公告《酒杯裡的謀殺》洪美華執行長推薦短語誤植
- May 03 Wed 2017 15:30
照顧好自己的心,知道此生所為何來,那就是力量! Doris《你還要療癒多久?》從療癒走向創造
◎ 前言: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需要被療癒。療癒是清除過去積壓在負面能量,但我們必須用新的意識填補,不然舊習會讓人回到原點。所以療癒之後要走向創造、透過書寫,讓心持續地專注與正向。邀請您一起跟著 Doris老師一起從療癒走向創造,保持覺知,像是世界級的雕刻家在精雕細琢自己。 ◎
人是感情的動物,無論科技多麼進步,也無法取代人性的根本。任何設計靈感都來自人性的需求,否則你的創造發明和計畫,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了,因為你也有自己的需求,所以才會有夢想、有想要做的事,有想要擁有的人生,只是藉由不同的管道來達到而已。
我認為人生是一場心和頭腦的征戰之路,但是最終的結局都會走到「臣服於心」,這個答案千古不變,不是造物主的創造,而是所有人心的嚮往;在我對人的觀察中,這是集體意識的創造。人有七情六欲,最後「心」是一切的歸屬,只有達到「心」的層次,人們才會心滿意足。
人們習慣處在無意識的狀態中,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沒有保持覺知,腦海裡冒出什麼想法、念頭,根本沒有人記得住,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就是根源,以為是命運、八字、風水……所導致。
- Nov 24 Thu 2016 11:40
【抽獎名單公告】《親子FUN科學》回函抽獎活動中獎名單(20名)
【抽獎名單公告】《親子FUN科學》回函抽獎活動中獎名單(20名)
恭喜以下20位讀者,獲贈由 瑋恩書店 Waynebook台灣總代理的知名4M科學探索系列學習玩具!(四款隨機出貨) 🎉
1 李○翔 新北市
2 陸○琳 新北市
3 王○如 台東市
- Oct 26 Wed 2016 11:29
用四個耳朵接收訊息
用四個耳朵接收訊息
- 事實型耳朵
- 關係型耳朵
- 自我宣稱型耳朵
- 訴求型耳朵
接收者生理上具備兩個耳朵,如此裝備不全。基本上他需要「四個耳朵」,每一面向用一個耳朵。端看接收者當下啟動四個耳朵中哪一個優先接收訊息,談話過程將會有很大的不同。接收者通常沒有察覺他關上了其中幾個耳朵,因此影響到人際間的事件發展。
訊息接收者的「自由選擇」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如此複雜,是因為訊息接收者基本上可以自由選擇他想要回應的訊息面向。舉個學校的例子:老師沿著走廊前進要去教室,十一歲的阿斯特里走到他面前說:「老師,芮絲把她的地圖亂丟到角落裡!」
- Oct 18 Tue 2016 15:36
《用心智圖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回函抽獎活動-中獎名單
《用心智圖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回函抽獎活動-中獎名單
得獎名單公告】
《用心智圖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回函抽獎活動,中獎名單如下。
12h課程--玩出學習力二日課程(市價9900元)
余○晉 09*****231
- Sep 20 Tue 2016 20:00
擺脫小三魔咒,收穫完整愛情。心理學家的心靈處方:來練愛吧
- Aug 29 Mon 2016 20:00
別用你的強項,去平衡你的弱點
我家附近開了一家新的服飾店,裝潢得很精緻,感覺裡面會有好東西。有一天剛好有朋友找我吃下午茶,吃完了沒事做,我就找她一塊兒走進去了。店主人是一個中年女士,穿著很有氣質,可能是剛開幕吧,想拉客人,她就很熱絡地來跟我們聊天,問了我的工作以後,她笑顏逐開地告訴我,她剛好非常喜歡看心靈成長類的書籍,甚至很相信萬物都有靈性。
「我每天都會跟我種的花說話,我發現它們真的會回報我!我讚美過的花,都開得特別美麗。」我笑著點頭,她說請我等一下,要把她的「小孩」拿來給我看,她說的「小孩」就是她自己種的花。於是她就上了樓去拿一株盛開中的小型玫瑰花下來給我看,確實很美,我一邊欣賞一邊稱讚著。
- Apr 15 Fri 2016 16:56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得獎名單
【得獎名單】商周出版《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讀者回函抽獎活動
感謝各位讀者的參加,以下為得獎者名單:
桃園 何X君
台北 沈X怡
新北市 李X珊
高雄 方X中
台北 吳X貞
- Jan 04 Mon 2016 16:06
「手機中文化之父」孔毅的人生哲學:如何成為變局中的贏家?

網路發明之後,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深遠,隨著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穿戴型裝置相繼問世後,由機器引入的互聯網將從桌上、背包、雙手、身體—最終將有若干互聯網電子裝置植入人類身體內;從某個角度觀之,人類也將變成機器人。
人工智慧、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已逐漸湧現;例如,諸多金融業務已開放客戶在網路上操作,包括轉帳、定存、買賣股票等,導致金融產業櫃檯人員逐年遞減。可確定的是,被網路、機器人取代的工作機會,人類再也無法奪回。
那麼,哪些工作容易被人工智慧、機器人所取代呢? 舉凡常規化、系統化與邏輯化等線性思考的工作,其業務都可被數位化,將一一被網路、機器人攻佔;例如技術員、會計師、行政人員、程式設計師等,皆前景堪憂。
別以為軟體程式一定由人設計,越來越多軟體程式由軟體程式寫出。也別以為後資訊時代到來後,僅有中、低階職缺或藍領工作才會遭人工智慧、機器人威脅;當今期貨交易、媒合,早已交由軟體程式執行,其速度與效率,無人可望其項背。
- Dec 09 Wed 2015 14:54
【得獎名單】《以粥養生》讀者回函抽獎
- Nov 16 Mon 2015 17:48
幸福像蝴蝶,「你追它,它會飛走。你坐下來,它就停在你的肩膀上」?【幸福的哲學思想實驗】
多年以來,澳洲的護士小姐伯朗妮‧法爾陪伴過許多位臨終者,聆聽他們、和他們說話。她指出,最讓臨終者感到懊悔且希望可以重新選擇的五件事分別是:希望可以過自己的人生、不要那麼投入工作、可以表露自己的感受、維持友誼,以及追求更多的幸福。不過什麼叫作幸福?怎樣才能找到?幸福有什麼條件?近年來,科學對我們的幸福有過諸多探詢。在談哲學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一些最重要的發現:
- Oct 27 Tue 2015 20:00
K市長很了不起?怎麼樣的辯論術一定有效?《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 Oct 15 Thu 2015 17:22
【得獎名單】《職場五力成功方程式》讀者回函抽獎
恭喜以下讀者獲得【心智圖法基本要領與職場應用 一日課程】(市價10,000元)!
阮○慧、許○鈞、呂○珍、李○禕、王○貴、楊○芬、吳○德、湛○君、周○玉、鄒○鈞、林○君、蕭○元、王○杏、江○嫺、陳○芬、黃○晨、凌○瑞、黃○榮、邱○豪、黃○一、黃○成、姜○文、朱○炫、傅○陞、陳○宇、何○彰
- Aug 27 Thu 2015 17:55
提升團隊效益八個祕方
提升團隊效益八個祕方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但前提是這一群人有大的共識,進而產生正向的效益!故如何提升團隊效益,乃是每位領導者的核心工作之一。正因為如此,現在就深入掌握這可以大大提升團隊效益的八個祕方吧!
- Aug 12 Wed 2015 17:36
【親子教育】與IB國際文憑制度相遇--陳之華
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第一次接觸或聽聞IB國際文憑課程的,但家裡兩個孩子卻陸續在不同國家、學校和求學階段,一再地與IB國際文憑教育結緣。我也曾經在台師大與Intel合作的「創新思考教育計畫」課程中,以及《親子天下》雜誌專欄中,多次提及這個全球知名的國際學程。
我的兩個女兒曾分別讀過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國際學校兩年,這所國際學校正好是IB認證的授權學校。當時她們都還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接觸的是國際文憑課程中,著重「跨學科」主題探索的PYP小學課程。
小女兒在小學三年級時,轉學到芬蘭當地的公立綜合中小學,當時這所學校是赫爾辛基推動整體國際化的一部分。該校原本每個年級一班,但逐年在不同年級增設一個新的芬、英雙語班,並直接引進IB課程作為教學內容。學校為此經常向學生家長作詳盡說明,每期的校方週報中,也會解說IB的課綱與教學目標。我記得好清楚,當時學校教室走廊上貼滿了IB課程的介紹與主題說明,在芬蘭國家教育的大架構與課綱下,直接注具有入國際潮流的IB課程與精神。
- Jul 03 Fri 2015 19:16
創傷過後,如何平復「心」的傷痛?
八仙塵爆意外仍然有許多患者正面臨生死關頭,醫護人員盡力搶救生命不遺餘力,可以想像的是這群正值青春的年輕男女,在經歷這場意外後,也將帶著傷痕面對往後的人生。同時飽受心理煎熬的父母及家屬,也將伴隨小孩度過漫長的復健之路。
還記得小時候,頑皮受傷的時候總是不敢告訴父母,深怕受到責罵,然而對父母而言,因為頑皮受到的小傷雖然心疼,卻也可訓誡小孩一番,要的是他記在心上,別再重蹈覆轍,但是一旦遭受攸關生死的重大傷勢時,活著便是唯一的希望。
陪伴傷勢嚴重的患者,不論是家人或朋友都無法代為承擔遭受到的身心折磨,在長期的復健中不僅得治療身體上的傷勢,也需要讓患者受傷的心得到平復,陪伴也許可以不僅僅是陪伴。
【給照護者和家屬的建議】
- Jun 09 Tue 2015 18:10
22K的青貧現象下,誰是下一位被「驅離」者?
(photo credit:http://www.flickr.com/photos/60513726@N03/6815442446)
揮別1960-1990年台灣經濟起飛的榮景,2008年在金融海嘯的影響下,政府為社會新鮮人戴上了「22K」緊箍咒,時至今日仍難以卸下。在長期薪資停滯不前的狀況下,低薪現象引起社會上許多討論,諸如大學生過多造成供給大於需求,抑或是自身素質不佳、產業外移、企業成本考量等,試圖要從中尋找解答,然而可惜的是這並非1+1=2的數學算式,早期的經濟起飛,資本主義讓每個人可以從經濟成長中分享到利益,時至今日經濟成長帶給人們的利益卻消失了。《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說:「對比於GDP,台灣的薪水低到不成比例,我不曉得這些GDP到哪去了?但我確定它肯定去了某些地方」。由英國樂施會(Oxfam)所估算的全球貧富差距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財富前1%的人,將囊括全球總財富的一半。
(資料來源:張子溥、陳毓劼《用地圖看懂台灣經濟》)
(photo credit: http://www.flickr.com/photos/38320425@N06/6173461042)
- May 22 Fri 2015 17:30
【讀書會】與神對話觀念生活化讀書會
「與神對話」三千頁內容的精華版+實踐版
神給世人的首要訊息是:你們誤會我了!
-----------------------------------------------
神說:你即將要做的事有很多,但是沒有必須要做的事。
- May 06 Wed 2015 14:21
你願不願意去做一件最勇敢的事?
調查顯示,儘管有古生物學與考古學過去兩百五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地球上還是有超過四成的人相信,這個世界的存在還不超過一萬年?
人們相信他們想要或需要相信的事,為的是支持他們既有的看法。在許多例子裡,情況幾乎可以說是「不要用事實來吵我」。
在宗教領域裡可以看到更多這樣的證據。
我們知道我們對神的認識,而且我們不想要聽到其他的說法。這種現象有個強大的原因。我們對神的看法形成我們對生命的整體理解。即使對那些完全不相信神的人來說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