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珠雞們的生活(中 ).jpg 

 

珠雞戰鬥中,別掛斷,請稍待

瑪蒂德(Mathilde)三十二歲,是一位棕髮美女,氣質上(我對天發誓)全然文明化。舉止之間,宛如出塵的玉女,身上永遠都有個時下火紅的配件,或是一件當季最夯的裙子。這當然事出有因。每年兩回,瑪蒂德會變身成為驍勇善搶(衣服)的女戰士。我們理該一起吃午餐(那是一個在行程滿檔的巴黎女子行事曆中,必然會不斷延宕改期好幾回的午餐約會),結果我在十一點左右接到一通驚恐萬分的電話:「對不起,我想要取消一起吃午餐的計畫。我碰到攸關生死的緊急事件。妳想看看,Isabel Marant的媒體特賣會已經開始了,而我因為搬家,所以沒有收到邀請卡。這怎麼得了!我完全不了解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我還去辦了郵件轉寄說。由於有個朋友從會場打電話給我,我才知道這個災難。實在太恐怖了!!我剛剛給他們的媒體公關部門打電話,真幸運,我碰到一位超親切的小姐,願意接

受把我重新放進入場名單之中。一般上,這幾乎是辦不到的。她要我派個快遞過去拿邀請卡,但我想我也不要太過分。所以我必須在中午休息時間自己騎摩托車去一趟。不,妳要了解,這是『四月底』的媒體特賣會!習慣上,從沒有過這麼早舉行,不然我也會自己小心注意的。我想我必須打電話到其他設計師那邊問問,確定他們舉辦的日期才好」。

亞瑪遜女戰士於焉誕生,隨時準備披荊斬棘、克服萬難,發願要滿載而歸Isabel Marant的迷人上衣、Maje的洋裝,還有Antik Batik的女式襯衫,而且都下殺到三折……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有所作為的渴望
──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作者

書封正面.jpg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於一九九七年九月過世前不久,我陸續聽說他的健康每況愈下、生病,乃至於住院的消息。我急切地想要跟他談談,並表達我對他畢生心血的深切感激—因為他的作品影響了數百萬人,其中也包括了我和我這一生的工作。我知道當時他已經失明,所以他的妻子每天都會到醫院為他朗讀好幾個小時。我永遠忘不了聽到他的聲音,以及見到他本人的那種感受。他聽到我對他表達感激、敬重與愛時,是如此的親切又和藹。我感覺自己彷彿是在與一個偉大且高貴的靈魂交談。他耐心地聽完我的話之後,說:「史蒂芬,你說得好像我很快就要買單了一樣。我可是還有兩個專案等著要完成呢。」這是多麼真誠的行徑,多麼坦蕩的胸懷,多麼忠於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的原理!

弗蘭克持續貢獻的意願與決心,讓我想起了他與加拿大蒙特婁的漢斯.塞耶博士(Dr. Hans Selye)的合作關係。塞耶以「壓力」為題的研究與著作而聞名。他告訴我們,唯有擁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及許多計畫,我們的免疫系統才得以強化,退化性的衰老力量才會減緩。塞耶將這種壓力稱為「良性壓力」(eustress),與來自欠缺意義與完整性的「惡性壓力」(distress)有著天壤之別。我確信這兩股力量會互相影響,增強意義治療法在生理與心理上的益處,也強化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益活動

五月天、王心凌、黃嘉千、張芸京等多位藝人

將與山姆手牽手做公益

歡迎大家於2010/6/23-7/2Yahoo!奇摩拍賣,

給予自閉症患者更多的愛與關懷。

http://tw.user.bid.yahoo.com/tw/booth/bwpcite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的北風&第七道浪.jpg

文:甘霖

這次,請容許我用一個讀者的身分,向各位推薦這本書《第七道海浪許下願望》,嚴格說起來,還有《失眠的北風吹來愛情》。

老實說,浪漫愛情故事通常不是我選書的類別,但這次在同事的推薦之下,卻讓我一讀不可自拔……

李奧與艾咪的郵件往來,文字中的真情流露與針鋒相對,回覆信件的3秒鐘、5分鐘、1天半也都牽引著我的心,就怕誰慢回了信,或是慢了的這個時間又再猶豫些什麼。李奧曾在一封信中寫到寫信彷彿親吻,只是不靠雙唇。寫信是兩顆腦袋的親吻。」對於我這個愛寫信的人來說,這句話真是深深地觸動了我。

 在第一集《失眠的北風吹來愛情》中,李奧與艾咪並未真正見到對方;在第二集《第七道海浪許下願望》中,兩人則在相隔八個月後首度碰面了。以往,我總是覺得不管電影或書籍,第二集不可能比第一集好看,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這兩本書都深得我心。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獲2009年美國母親票選好讀獎(Mom’s Choice Awards)! 

聖經的教養智慧封面.jpg 

想要恭敬、負責、聽話的孩子嗎?

他們不會沉迷於電玩,自動自發地寫功課,

待人有禮,行為舉止讓人無可挑剔。

他們快樂、健康且懂得表達感激,而且乖巧到讓父母、家人感到驕傲。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自由的一天_封面正面.jpg 

她們每一位都打扮艷麗。

然而,我徹底傾倒在娜奧米的石榴裙下。她是個性感的哥倫比亞美女——五官輪廓分明,充滿了自信。「你想坐哪裡?」她問。

我用西班牙語回答她,她似乎被逗得很開心,當我開始跟她調情、講笑話時,她的笑容變得更興味十足。她引領我走到女侍櫃臺附近的獨立座位區。「我是這裡的經理。」她說:「但瘋狂的是,我今晚也當招待。」她再度微笑,熱情地注視我的眼睛。我完全被這位青春女子擄獲了,她是我見過最美的女人。

把你自己綁在桅杆上,亞倫。」我內在的聲音提醒我。

這一夜,我一直坐在娜奧米身邊,看她工作,利用她的每個空檔和她聊天。她跟我說她今年二十四歲。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丈量&名聲.jpg 

天啊,我要接受專訪了!

《時代週報》(Die Zeit)亞當‧索波欽斯基專訪、闕旭玲譯

人物專訪,這到底是啥?一堆不全是事實的內容,加上偶爾觀察到的現象,最後再來個妄加評論?這就是許多受訪者常有的感想,他們會懊惱不已地拍桌立誓:這輩子再也不跟記者打交道!但是丹尼爾‧凱曼決定再淌一次渾水,結果就是您面前這份人物特寫!

做人物專訪的人,通常有強烈的寄生性。首先,他得去見一個深受大眾關注的人物。然後藉此專訪,希望自己也能獲得一些重視。所以答應接受專訪的人簡直像與魔鬼打交道;不只因為上述原因,還因為採訪者對自己的獨家觀察,具有不容反駁的絕對權力;採訪者可根據受訪者某個揮手、某次咳痰或發脾氣妄下論斷。受訪者對此完全莫可奈何。

用這種方式寫出來的專訪當然有瑕疵,但本來嘛,這本來就只是一種偽造,一種相較於本人根本不可能十全十美的複製。採訪者站在相對立場上,更想挖掘的★當然是★受訪者的生命缺口或人生挫敗,這樣的主題才能成為重點嘛!慘痛的參戰經驗;偉大的失戀;落魄的從前和揚眉吐氣的過程;還有現在的成功,成功改變了一切,改變了過往;而成名,受訪者正為成名所累?或根本不受影響?沒有一份人物專訪不經過加工,甚至還可能捏造出與事實不符的情節。採訪者慣用的伎倆還有:盡可能把主詞「我」剔除。只要通篇充斥「有人說」或被動語態,就能營造出客觀又不自以為是的氣氛──雖然事實上是既主觀又自以為是。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森山大道論攝影》

海報贈品圖片(中).jpg 

這本《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日校、夜校之意)是攝影家森山大道首次針對講座內容出版的對話集。書中提及的內容,就算你不是森山大道的攝影迷,但只要是對攝影表現有興趣的人,這本書都能引起你對攝影的強烈欲望。森山大道至今出版過許多優秀的攝影集與散文集,這些攝影集與書籍,不管是在攝影表現上還是在理論上,都充分展現具震撼性的迫力。而本書則是首度全書都以「對話」的形式呈現,記錄森山大道與年輕學生之間未經剪輯的對話。

 二○○三年秋天,我因為採訪緣故,偶然有機會現場觀摩森山在東京工藝大學的講座,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也因而延伸出本書的出版企劃。在講座中,我看到學生們不斷丟出許多基本、直接但卻充滿疑問的球,森山則全力反擊回去。在那裡,我看到森山的新面貌──「老師」的角色。對話中,有些學生提出關於攝影基礎的疑問,而森山則根據以往的經驗,經過深思熟慮做出回答。那些對話就像是無法預演、一次就得成功的正式拍攝。我認為這些對話若僅存於這些講座中,未免太過可惜了,因而提案出版森山的講座集錄。

集錄成冊的內容,包括二○○三年在東京工藝大學的二次講座、二○○四年於東京視覺藝術專門學校(舊東京寫真專門學校)的講座,以及二○○五年攝影家瀨戶正人先生主辦的「夜間攝影學校」WORK SHOP的講課,收錄共計四次的講座內容。

本書可說是森山大道的「蘇格拉底的申辯」(譯註1)。內容包含關於攝影尖銳、直接的提問,也有森山站在現實面,頗具哲學思考的回答。回答的根本,展現了以不確定的「世界」為對象,總是採取格鬥姿態的這位前衛攝影家森山大道個人的思考。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爾治癒疾病,永遠給予安慰:安寧療護、緩和療護和「紓緩治療」醫囑

 愛的抉擇.jpg

 本章要回答下列問題:

 何時是為死亡作準備」的「適當時機」?

 何謂「安寧療護」?

 我如何才能確定病人可以善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4x842mm-(小).jpg

人比想像的還更有彈性

八八風災後,台灣有些地區已經不再適合人們居住,於是政府慎重考慮是否該遷村,或將居民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居住,我聽到有人大喊:「如果讓我們到別的地方去居住,我們要做什麼工作?除了待在原來的地方,其他地方我們不會去啦!」這種捨不得家園與故居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也很想告訴他,我們每個人其實比自己所想像的還要更有彈性,我們擁有許多自己所不了解的天分與才華,也有能力去適應許多不同的新環境;只要我們願意,當然可以在世界上任意地趴趴走,也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重新開始過著快樂的生活。堅持自己只能在某個地方生活或工作,無疑是將自己綑綁在小小的牢籠中,失去了行遍天下的美好機會。

我常告訴自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妳又能怎麼辦?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見老天下雨了,我們出門時就撐把雨傘;起風了,我們就穿件外套禦寒;遇到前面有座山,我們就爬上去;看到自己來到河邊,我們就泛舟而過。世間雖然充滿了無常,我們當然也有隨機的應對方式,哪有什麼事情是「一定不能變動」或「一定該要怎麼樣」的?不想改變,來自我們安於現狀,擔心改變後的自己將遭遇到危險或不安全。其實只要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開機,就算世間發生再多的無常,美好的機會仍將源源不斷,為我們開創出更多的春天。

本文摘自《活出無限可能的自己》


BWP25007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